关于召开“双论证”工作汇报和校内论证会的通知
访问量:7772人次   发布时间:2020/6/21 9:33:38

发布者:【现代教育】


各学院:

根据《牡丹江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工作方案》的要求,为科学规划我校未来五年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全面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更好地服务黑龙江省“五大安全”战略和“六个强省”建设需要,学校组织由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听取各学院“双论证”汇报并论证。

一、汇报时间、地点

1.汇报时间安排

序号

汇报时间

汇报学院

1

7月1日

9:00-11:30

信电学院

2

14:00-16:30

外语学院

3

7月2日

9:00-11:30

财金学院

4

14:00-16:30

经管学院

5

7月3日

9:00-11:30

动画学院

6

14:00-16:30

传艺学院

7

7月4日

9:00-11:30

医护学院

8

14:00-16:30

建工学院

9

7月5日

9:00-11:30

智能制造学院

2.汇报主会场:图书馆楼 702会议室,并开设腾讯电话会议分会场。

3.若以上汇报时间及地点与学校其他会议冲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另行通知为准。

二、校内论证会专家组成员

校党委书记:付仲禹

校长:吕桂军

副校长:张志凌、其他校领导参加所分管学院的汇报会

成员:隋艳、申影、刘爽、宋大力、刘洋、隋维林、马静波、李新宇、丁福军、张晓翟、吴淑霞、崔爽、鲁晓丽、张燕

特聘校外专家:孙百鸣(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评审专家,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精品课评审专家;黑龙江省高校评估与发展定位论证、精品课与教学名师评审专家,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三、汇报工作要求

1.汇报人:各学院院长

2.汇报形式:以PPT形式汇报

3.学院列席主会场人员为各学院副院长,电话会议分会场参会人员为汇报学院教研室主任和教师(有课可以不参加)和不能到校的专家组成员。

四、汇报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

1.学院人才培养服务领域定位,说明“为谁培养人”。    

(1)分析目前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学院目前专业设置基本情况,专业服务的目标产业和行业,学院专业对区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情况;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区域内情况。 

(2)五年内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调整方向,学院将主要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及人才培养规模等,并对学院五年内招生专业在区域内(主要是我省和我市)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及预测。 

(3)通过调研数据说明区域内其他开设同类专业学校办学情况,如何与区域内同类院校错位竞争、分类发展,找出目前学院人才培养问题和不足。

2.学院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定位,说明“培养什么规格的人”。

根据人才培养服务领域需求和类型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学院各专业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说明各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3.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说明主要“怎么培养人”。

1)根据各专业特点拟采用什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如何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具有哪些特色?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说明各专业计划专任教师数量、双师型教师占比、各专业生师比,如何实现上述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质量保障和条件支持体系。重点说明如何开展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并说明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计划如何改善校内外专业实训条件,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如何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

主要说明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和举措

1.学院现有专业结构分析。在人才培养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学院现有专业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数量、门类或大类及在校生人数,特色和优势专业集群,就业情况等。

2.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规划(2020-2025)情况说明。对学院五年内拟保留、新增和淘汰专业进行详细阐述(最好列表汇总)。

3.对学院五年内拟保留和新增专业对接学校专业群、每年各专业拟招生规模情况、区域内行业和产业情况、专业办学保障及措施进行说明,并通过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省内和牡丹江地区同类院校开设专业情况对比分析,说明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理由及依据。

4.说明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目标。



牡丹江大学   

2020年6月21日 

附件.zip

  




版权所有:牡丹江大学·教务处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西地明街530号·牡丹江大学·教务处·157011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453-6596403
技术支持: